滁州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绘就城市“温暖底色”

滁州日报 2025-07-22 11:11

据滁州日报报道 在琅琊区滁阳社区的活动室里,40多名孩子被分成大班和小班,有的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做暑假作业,有的围坐在一起绘制水彩画,还有的讨论着游泳课安排……这是滁阳社区暑期托管班的日常一幕,也是我市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从优化儿童成长空间、完善儿童服务体系、鼓励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事务出发,已成功打造天长市千秋街道长泰社区、明光市明光街道龙山社区、来安县汊河镇金港湾社区等14个儿童友好社区,形成了“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良好态势。

“在这里写作业效率特别高,不会的题能及时问志愿者老师,还有我最喜欢的乒乓球课!”六年级学生陈子豪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他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往年暑假孩子独自在家总让人牵挂。如今,社区托管班不仅解决了看护难题,更通过文化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多样化课程,让孩子们收获了充实与快乐。皖江工学院大一学生程江颜是托管班的志愿者之一,她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数学题,一边笑着说:“既能锻炼自己,又能帮到这些孩子,每天都觉得很有意义。”安徽三联学院的马旭则发挥数学特长,成了孩子们眼中的“解题小能手”。滁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方方介绍,托管班精准对接双职工、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家庭的需求,通过整合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资源,让“看护难”不再成为家长的心病。

在滁阳社区,除了暑期托管班,“乒乓少年”项目同样备受青睐。社区依托乒乓球室,聘请专业教练授课,将团队合作、规则意识等教育元素融入训练,还定期举办比赛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打球不仅让孩子身体变棒了,性格也更开朗了。”家长李伟说出了项目的价值。该社区还联合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交通、溺水等安全知识课程;通过文化社团开展亲子阅读,在温馨互动中传递家庭教育理念。社区网格员和妇联执委化身“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困难儿童,滁阳书苑、种植体验区等空间的打造,更让孩子们有了专属的成长乐园。

来安县汊河镇临溪社区的“儿童友好”答卷同样亮眼。走进400平方米的“儿童之家”,阅读区3000余册书籍整齐排列,手工区材料琳琅满目,科普区的趣味实验装置引得孩子们驻足探索。社区外的200平方米儿童主题乐园里,木质攀爬架、网绳秋千等设施采用环保材料,农事体验区、涂鸦墙更是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地”。“每周都有亲子活动,孩子在这里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居民王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感受。该社区通过“党建+儿童友好”模式,发动党员参与设施维护;联合医疗服务站为300余名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体检和心理辅导,让关爱渗透到成长的每个细节。

天长市广陵街道浔河社区则走出了“老幼共融”的特色路。“周末儿女”活动中,孩子们为社区老人读报、表演节目,在传承敬老美德的同时收获成长;社区“儿童议事会”上,10名小代表围坐讨论社区事务,“希望增加科普活动”“想给游乐设施刷上新颜色”等建议被一一采纳。社区还打造“寸草心”爱心妈妈救助、“向阳花开”儿童教育等巾帼服务品牌,让温暖延伸到每个角落。

据悉,滁州市将持续深化“政府主导、社区联动、社会参与”模式,在空间优化、服务创新、儿童参与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