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筑牢服务民企治理基层基础 助推“枫桥经验”生根开花
编辑: 黄元明 安徽网 2020-11-06 15:30
安徽网滁州消息 今年以来,安徽省来安县公安局以全面开展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为抓手,牢固树立“基层强则全局强,基础稳则全局稳”理念,进一步做强基层、做优基础,有力推动了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地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强化服务,夯实建设基础。依托“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来安县公安局积极促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整合,对全县13所警民联调室进行升级改造,补充强化联调室硬件设施,完善“警民联调”工作机制。经司法行政部门推荐,选任了62名人民调解员,包括4名老政法工作人员、7名老党员、11名老干部和40名调解经验丰富的老辅警,进一步充实调解员队伍。该机制运行近半年以来,各基层派出所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4起,解决200余名农名工工资逾2000万元。
来安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辖区的建阳路是商业企业住宅交错的繁华地段,治安形势较为复杂,而独山派出所的磁山街道、雷官派出所的烟陈街道等地,也因管辖区域跨度长的问题导致管理上有些力不从心。据此情形,来安县公安局探索建立跨区域警务站,建立建阳、磁山、烟陈警务站,警务站标配民警办公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群众接待室、休息室,24小时安排警力值守,开展接处警、治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居民身份证发放等便民利民工作,为企业提供表里服务,更好地解决基层派出所参与社会治安防范难度大、跨度长,辖区群众办事不方便等问题,为建设新时代平安来安提供有力保障。
稳扎稳打,做实基础工作。来安县公安局全面落实兼职制度,各基层所对积极组织村社区治安专干、城区治安防控网格员、来安义警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巡逻防控、群防群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向人民汇报,创人民满意“为目标,来安县公安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走访报告活动,自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开展以来,全局各所入户走访10万余户,发放法制教育宣传单20余万份。今年以来,全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全局各单位全体民警积极参与“一企一警”联系对接和单位场所安全检查,全县211家重点企业全部落实民警联系工作制度,全面登记企业基本信息,建立安全档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和涉企违法犯罪线索摸排,强化联系沟通,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发布预警信息。此外,各单位积极对接联系辖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加大对加油站、医院和校园等单位的检查力度,加强校园周边重点区域、上下学重点时段的执勤守护;适时开展安全大检查,着重检查重点单位、场所的保安力量配备等情况;强化重点单位、场所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广大师生,重点企业、行业、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理念,强化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全面提高平安来安建设的整体水平。
改革创新,激发工作活力。今年以来,来安县公安局坚持以服务民企、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便民利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出更多“接地气”的惠民政策,深化交管业务“放管服”,将交管业务延伸至基层派出所,在全县各派出所设置“车管业务服务站”并配齐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不断拓宽车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新思路,将机动车辆入户、检审验、报废注销、过户业务及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下放到全县13个基层派出所,打破群众到窗口办理车驾管业务的传统模式,有效延伸基层派出所服务广度和深度,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让基层拥有更高满意度。
在户籍业务上,来安县公安局将城南、城北、张山等基层所户籍窗口迁至辖区乡镇为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理,专人审批,业务通办,简化审批手续,同时拓展服务平台,积极推行自助办理设备,实现身份证、临时证办理和领证等业务自动化。目前,全县各派出所户籍业务在网上均可实现从业务申请到公安内网业务审核、办理、采集、归档一站式服务。依托户籍业务改革,极大地方便了民营企业和人民群众,减轻户籍业务工作压力,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县公安局带头,基层也不乏创新活力。来安县汊河镇靠近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较多,治安压力大,汊河派出所率先推行了派出所、交警中队、巡警中队“三警合一”改革,有效破解了警力短缺、职能分属等难题,将警力下沉到派出所,实行派出所长负责制,派出所的职能更加齐全、涵盖治安、社区、交管、巡防等职责,警种分工协作更加默契,真正实现“职责兼容、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不仅将派出所打造成为了综合战斗实体,同时以民生为导向,延伸了警务触角,最大化方便了辖区群众。
孙中强 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