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小小水烟壶 闯出“富民路”
滁州网 2025-04-02 15:13
据滁州网报道 走进天长市石梁镇工业集中区石峰玻璃有限公司成品货仓,一箱箱色彩斑斓的玻璃制品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细颈、大肚的造型,搭配镭射、描金、立体雕花等繁复工艺,这些形似花瓶的玻璃瓶实则是等待发往中东、欧洲、美国等地区的水烟壶。
“我们一年最多能生产300万支玻璃水烟壶瓶,单价根据工艺不等,几十到几百元都有。”该公司总经理田峰笑着说,水烟在国内极为少见,但在中东地区已风靡数百年,欧美国家也有不少受众,“去年公司实现近1亿元产值,99%都是海外订单。”
国内罕见的小众产品为何会在石梁镇生根开花?记者了解到,石梁镇的水烟壶产业始于一次广交会上的“偶遇”。据石梁镇党委书记陈国林介绍,该镇玻璃产业起步早,20世纪80年代就办起了第一家玻璃厂。2003年,两名村办玻璃刻花厂负责人参加第94届秋季广交会时,被阿拉伯水烟壶吸引,并嗅出了“蓝海”中的商机。他们将样品带回,与技术员们加班加点琢磨。两个月后,第一批石梁镇制造的玻璃烟瓶远销中东,并大受好评,复购和新客户订单也接踵而至。
陈国林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石梁镇目前拥有水烟壶生产企业7家,直接从业人员500多人,年销售额约5亿元,占国内相关产能80%,培养出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石峰玻璃有限公司的刻花车间,记者看到,刻花师们两两一组,在工作台前并排坐立,对着明亮的光源,双手稳稳拿住“毛坯”的蓝色玻璃瓶,轻轻触碰高速旋转的电动刻轮,在瓶身上刻磨出立体纹路。不远处,手绘师马丹将一支透明水烟壶平稳地放在轮台上,用画笔蘸取涂料,在瓶身勾勒出一圈圈的图案。“熟练了,像这种款式比较简单的一天能画几百个。我是本地人,在这儿上班9年了,离家近,也挺稳定的。镇上现在发展得还可以,生活也方便。”马丹说。
“公司目前有员工近150人,月收入普遍在5000元以上,一些关键岗位年收入超过20万元。”田峰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厂里还增加了部分自动化生产设备,“虽然客群稳定,我们仍在不断精进质量工艺,争取开拓更大市场。”
与石峰玻璃有限公司一路之隔,是当地配套水烟壶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展览馆,阿拉伯风格的装饰别具一格,见证着这座小镇与全球市场的紧密连接。“这一面墙上是传统造型纹饰的水烟壶,主要销往中东地区;那边的风格偏现代,欧美地区采购更多。”田峰对不同客群的喜好如数家珍。记者现场看到,除了各种做工精美的水烟壶,馆内还模拟布设了不同风格的使用场景,供客户参考。
“水烟壶是石梁镇独特的产业‘名片’和对外展示的‘窗口’,我们将全力服务好企业项目,帮助他们拓展客户、拿下更多订单,推动产业再上一个台阶。”石梁镇镇长周以凯表示,2021年起,该镇整合相关资源,在工业集中区打造水烟壶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组织企业出国参展等举措,实现统筹布局、集群发展、规模扩张。“去年我们又从浙江引进了一个做组装成套的大型企业。目前,水烟壶所有的配件在石梁镇都能生产,已经形成了从加工制造、组装出口、跨境贸易的完整链条,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周以凯说。
正如生产线上晶莹剔透的玻璃瓶要经历淬火成型、精雕细琢方能成为精品,石梁镇依托传统玻璃工艺基础,捕捉海外细分市场需求,坚持精益求精地打磨产业竞争力,把小众的水烟壶变成了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的“聚宝盆”,闯出了一条风光独好的富民强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