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凤阳县枣巷镇深耕聚才育人沃土,把乡村人才“聚起来、强起来、用起来”,以人才新优势激活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人才振兴新样板。
广开贤路,拓展聚才之途。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联系。建立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登记制度,依托村党组织、农民工服务中心、驻外流动党支部等,按照行业、地域、层次、专业等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更新管理。截至目前,已挖掘70余名在外人才返乡务工创业,吸纳13名返乡人才加入后备干部队伍。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有针对性地招募符合发展要求的人才,组建“乡贤馆”,设立乡贤榜,开展最美乡贤评选活动,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
精心育才,厚植成长之土。构建人才培育体系,开展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行动,积极与安徽科技学院、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凤阳科技学校等邻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对接合作,搭建“实训基地+课外学堂”平台,建立鲜食玉米生产加工、小龙虾育苗、水产品特色养殖实训基地,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积极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经常性采取“线上+线下”因材施教,把课堂上到田间地头。今年以来,邀请安徽科技学院教授组织玉米、螃蟹、龙虾等种养培训班6次,参训种养户近200人。
人尽其才,铸就发展之实。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将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持续完善“小额贴息、农户联合、商户互助”的运作模式,加大对乡土人才牵头领办创办的各类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基地和优质品种示范园的支持力度。坚持和完善重大决策人才咨询制度,开展“聚乡贤、话发展”等活动,把人才咨询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决策事项,注重吸收人才参与事前研究、事中实施和事后监督,解决村内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个。
(黄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