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中都街道:打造村级人才“雁阵”,强治理、促振兴

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凤阳县中都街道积极行动,聚焦选好“头雁”、用好“老雁”、育好“雏雁”,激活“雁阵效应”,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选好“头雁”领航,筑牢基层堡垒。坚持内挖、下派相结合,注重年龄、性别、学历等结构优化,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扎实、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人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施定期跟踪与年度综合分析机制,依据工作实绩进行动态微调,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不断提升基层“领头雁”队伍的整体水平。2022年以来安排4个素质高、能力强的新人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借助县委组织部村党组织书记“强素提能”行动平台,前后安排7名村(社区)书记到江浙地区跟班锻炼,学习乡村振兴及社会治理先进经验做法。积极营造争先氛围,组织1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谋划“党建品牌项目”,对各村(社区)重点项目完成效果好,群众评价高的项目及时在全街道进行展示,激发干事热情。

用好“老雁”护航,凝聚发展合力。对于讲政治、讲风格退下来的、未满60岁的村(居)“两委”干部,鼓励他们积极帮助“雏雁”尽快掌握基层一线工作方法,迅速了解、熟悉、适应工作,真心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树立良好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对于离任老村干,鼓励退职不褪色、卸任不卸力,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政策宣传等村级事务,承担村“两委”溢出职能。对于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在丰富他们文化学习生活的同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到小区治理的各个环节中来,切实发挥出老干部的余热。在八个社区试点成立8个小区调解室,邀请“五老”人员参与社区矛盾化解,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效能,将问题矛盾化解在第一线,确保“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交街道”。

育好“雏雁”起航,激活内生动力。建立“一对一”帮带制度,由经验丰富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帮扶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在比较中找差距、在交流中找办法,帮助“新兵”快速蝶变为“强将”。严把后备干部“政治关”“年龄关”“学历关”,重点对35岁以下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摸排,纳入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库。2023年以来,11名后备人才库人员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中,缓解村居干部“后继乏人”之忧。经常性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结对帮带、跟岗锻炼等,定期组织村居“两委”干部及后备力量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今年以来,召开理论政策、物业管理、工作务实等培训会20余场,不断提升村居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下一步,中都街道将聚力群雁齐飞,真正把人才培育好、使用好、凝聚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吴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