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清明将至,大墅镇早谋划、早行动,用"硬核值班+暖心服务"守好防火安全线,以"镇村联动+群众参与"倡导祭扫新风尚,让传统节日更"清明"。
干部下沉,拧紧防火"安全阀”
“现在倡导文明祭扫,公墓周边都有干部在值班,我们肯定会注意防火的。”在公墓主要路口,正在准备清明祭扫的村民笑着说道。3月下旬,大墅镇提前部署清明祭扫相关工作,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山头"三级包保责任制,全镇10个行政村重点区域设置10个值守卡点,确定清明期间值班人员表,镇村干部组成的巡逻队清明期间每天值守,同时给来往群众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倡导新风,禁止携带火源火种进入林区,共筑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守护绿水青山。应急分队全天候巡逻,无人机实时监测火情,织密"人防+技防"安全网。
宣传入心,文明祭祀"润万家"
"鲜花一束祭先人,火种莫带进山林..."清晨七点,各村(居)大喇叭准时响起防火宣传语,微信群里,各种文明祭扫的相关解释及视频广泛传播,各村(居)以网格为单位,网格员入户发放《2025清明祭扫倡议书》、《整治散埋乱葬问题政策宣传明白纸》,并现场讲解焚烧纸钱冥币、使用违规丧葬用品等祭扫方式在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提倡他们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等文明行为祭祀,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和良好愿望用更加环保、健康、安全的方式进行表达,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正气,传统习俗与文明新风悄然交融。
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新风尚"
清晨的大墅龙山公墓薄雾还未散尽,公墓入口处已是一片忙碌。工作人员身着红马甲,笑着走向正在墓前祭扫的群众:“大哥,你在墓前烧纸放炮会产生灰烬,炮壳这些垃圾,请到后面指定烧纸,放炮地点进行!”正准备掏打火机的李大叔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纸钱收起来说道:“那就去后面放吧,墓前摆点鲜花,干干净净,也好!”其他公墓山道上,戴红袖章的志愿者格外显眼,他们扶着腿脚不便的老人走缓坡,帮抱孩子的家长提祭品,春风掠过漫山遍野的鲜花和丝带,文明新风浸润着每个人的心。
“我们既要守住山林安全底线,更要守住百姓心中的温情线。”大墅镇党委委员何菲表示。祭祀是一种形式,体现对先辈的缅怀,文明是一种风尚,体现时代的进步。希望通过此次文明祭扫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文明祭祀的重要性,让绿色、文明、生态、安全的祭扫理念深入人心,让清明追思既"清"且"明"。
(喻振、张雨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