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天气干燥,今年小麦抽穗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凤阳县中都街道墙西村村民周怀文虽然已将自家近20亩地整合流转,但仍时时牵挂着田间小麦的成长。
春回大地,农事渐忙。随着气温回升,凤阳县中都街道墙西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的第一季小麦已进入成长关键期。近年来,中都街道着力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为抓手,积极推动“粮田”变“良田”。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承包地细碎化整治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农田向“优质、集中、连片”的方向转变。
墙西村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于2023年7月启动,平整土地、地力培肥5670亩,其中新增耕地195.79亩,旱改水1922.25亩,塘坝填埋9座、清淤6座,新建泵站1座,疏浚沟渠46.895千米,衬砌明渠3.95千米,排水暗管0.14千米,新建机耕路0.88千米、生产路26.135千米、农田林网工程880米等。
项目完成后,在确保本村村民土地耕种的前提下,对剩余土地进行流转,选择流转给资质较好并能落地生根的企业,截至目前已规模流转约4000亩;同时,利用闲置的建设用地建设农产品仓储库房2000平方及其他配套设施,申报加装屋面光伏2000平方,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0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以来村民积极参与,对工程施工进行了自发监督,采取“政府主导、支部主推、农民主体”建设模式,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举出6名农民监管员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对施工过程提出建议,会同施工、监理、设计、业主共同协商调整,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此次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打造高标墙西样板,为街道其他村高标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
中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红海说:“农田质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墙西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不仅进一步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更保障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出行和供排水方便。”下一步,墙西村将继续启动土地增减挂项目,全部实施后预计能释放800亩土地指标,为和美乡村中心村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李慧 张振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