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党员化身“解铃人”,巧解群众“心头结”

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瞄准邻里纠纷“小切口”,创建党建特色品牌“解铃人”调解队,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防患”真正让邻里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全力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织密“信息网”,做到“早发现”,从源头掌握矛盾动态

新城社区党总支以“枫桥经验”作为学习对象,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建立社区书记包村、党员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三包”机制,深入排查。以“党建+网格”划细建实组织架构,依托党支部、块区为数据底座,划分为7个网格,由两委干部和党员干部分别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通过“党总支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深化党群联系,提升自治水平。其中社区党员志愿者扮演着“前哨兵”的角色,在日常的网格巡查中通过与辖区居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收集社情民意,获取苗头性、倾向性信息,找准源头、提前介入,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潜在的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风险隐患进行细致梳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全面收集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及时确保辖区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动态知,真正做到信息“全覆盖”。

巧用“大联调”,做到“早化解”,高效调解矛盾纠纷

为了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新城社区党支部构建多元化的调解网络,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调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联动公安、司法、城管、卫健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辖区内矛盾纠纷的解决。同时充分运用“社区民警+网格”模式,发动基层力量,综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渠道,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提升调解成效。同时,加强社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交流,提升调解员和党员志愿者的法治素养和调解业务水平,确保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新城社区党总支通过及时有效的介入,成功化解了超过70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彰显网格化管理高效调解的巨大潜力。

坚持“回头看”,做到“早防患”,定期回访助力平安社区

新城社区党支部建立“一事一档一回访”跟踪回访制度,对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开展每起纠纷“回头看”工作,及时跟踪了解当事人心理、家庭、社会表现等状况,坚决防止矛盾反复激化、演变升级。同时,新城社区探索完善通过“居民点单、社区下单、调解员接单、跟踪评单”的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在社区接到居民的“点单”后,社区立即组织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党员志愿者等多方群防群治力量,根据自身优势和专业特点,对矛盾纠纷进行“领单”,通过“一对一”或“解铃人调解队”等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确保每起纠纷“事事有人管,事事有结果”。今年以来,共开展人民调解回访80余次,群众满意率为100%。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统筹力、组织力和服务力。

(李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