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党建赋能“三步法”,将邻里纠纷一“网”打尽

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凤阳县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网格化排查、多元化治理,以情说法”工作机制,将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民生服务有效衔接。巧用“小网格”,构建社区“大和谐”,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化解于诉前”的社区治理新局面,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登门串户流真情 网格巡查解民忧

为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新城社区党支部以“网格+”调解模式,开展一系列矛盾纠纷排查走访工作,发挥网格员地域熟、社情熟、民情熟的优势,将矛盾源头“网”在“格”中,“解”在源头。走访入户过程中,以走街串巷的方式及时掌握辖区居民心声,以聊家常方式,做好群众身边的“千里眼”“顺风耳”,对重点领域、群体进行关注排查。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将矛盾化解于网格之内。

多方联动齐上阵,综治调解化纠纷

新城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依托网格化管理,坚持多方共治,以居民之间的“关键小事”为切点,全力做好邻里矛盾“调解员”。近日,网格员接到群众反映,凤凰熙岸小区两位女性居民于小区门口发生肢体冲突,新城社区第一时间与涉事双方取得联系,以耐心和细心平息了双方激动的情绪,并联合当地派出所与小区物业负责人迅速前往。经了解,辖区居民张某半月前被疑似居民唐某家的猫抓伤,事发后张某要求唐某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唐某以责任不明确为由拒绝赔偿,张方曾多次与其沟通未果,因此两人心中积怨,数日后于小区门口相遇,再次发生口角,张某情绪激动出手打了唐某,致使唐某受伤,邻里矛盾再次升级。为避免唐某起诉,新城社区“解铃人”调解队联合派出所与小区物业,三方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从情、理、法多方面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张某赔偿唐某13000元整,双方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将矛盾顺利化解于诉前。

服务群众“邻”距离,厚植“网”内邻里情

新城社区党总支通过“全科网格”,主动靠前服务,力争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内。在入户走访中推行网格“民情日记”工作法,亮身份、表来意,听居民说,和居民聊,倾听心声,记录意见,并为居民讲解各项惠民政策。居民随口一说的身边小事,网格员当成心上事来办。近日在入户排查工作中,成功调解了和顺家园一起因楼上挪桌子、凳子噪音引发的邻里矛盾,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创新的解决方案,网格员在调解现场积极引导双方“换位体验”噪音程度,最终找出原因,由于该小区属于老旧建筑,地面薄、隔音效果差,劝导其多从对方角度考虑,有效缓解了双方的紧张关系,解开楼下住户多年顽固“心结”。真正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把大网格“粗管理”转变为微网格“精治理”,激发“小网格”“大效能”。

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党总支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推动网格化精细管理,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协调解决“家门口”的“大问题”,让居民从“服务对象”变成“工作力量”。

(李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