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法制审理是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进一步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强化依法依规审计、防范潜在审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凤阳县审计局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等措施,充分发挥法制审理在三级审计质量管控体系作用,推进审计质量迈上新台阶。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力保障。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着法制审理工作质量,因此法制审理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该局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配备专职法制审理人员,实现“审计计划、审计实施、法制审理、审计执行”相互分离、内部分权制约。并安排实践经验丰富、法律法规掌握充分、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到法制审理岗位上;同时把对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促使审理人员不断学习,提升法制审理业务能力,增强法制审理工作的全局意识和宏观意识。
适时提前介入,抓好过程控制。该局在制定年度项目计划时就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合理分配审理力量。对于资金量比较小、领导任职期限短的项目,可采取传统的法制审理模式。对于重点项目可紧扣审计实施轨迹,将法制审理嵌入审计执法全过程,对审计组的审前培训、进点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等关键环节,实行节点把控,以实现法制审理由被动质控向主动质控、由事后质控向事前、事中质控的转变。
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推进工作。该局依据上级审计机关的政策制度,在理顺法制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法制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审理责任追究等,实现规范化审理。同时要求法规审理股对审计查出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逐步建立完善审计发现共性违法违规行为清单、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导向,对相同类型问题的审理意见保持口径一致。通过统一定性口径、统一定性依据、统一处理处罚标准,实现报告体例统一,防止出现同类问题表述方式不一、审计组自由行政处罚裁量权使用不当等情况。
实行问责考核机制,强化成果运用。法规审理股针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项目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定期通报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及时与一线业务人员交流,减少共性问题发生频次。同时,还将法制审理成果与机关目标绩效考核相挂钩,倒逼审计质量提升。对重大审计项目质量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员实行内部通报批评,通过通报批评的常态化,增强法制审理人员和审计业务部门的责任意识。
谈常青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