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今年以来,凤阳县民政局持续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破解养老服务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养老机构、服务项目、监督管理破旧立新,一项项惠老政策见行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地、一幅幅幸福养老的温暖画卷在凤阳大地徐徐展开。
坚持“标准化”与“规范化”协同推进。探索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凤阳县民政局探索推动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从“环境设施、业务能力、服务质量、安全生产、满意度”5个方面入手,建立“赛马”机制、制定细则、打造示范、树立标杆,探索构建具有凤阳特色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进而推动全县乡镇敬老院“旧貌”换“新颜”。规范特困供养机构财务管理。委托会计事务所对全县14家公建民营特困供养机构2023年度开展资金审计,审计内容包括特困供养生活费、运营管理经费、工资补贴等收支情况,并对审计问题形成通报,督促机构迅速落实整改,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有序开展安全监管。持续开展民政领域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养老机构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治理等专项行动,做到周报月报;坚持日常管理和督查检查相结合、部门检查和联合检查相结合、安全管理和消防维保相结合、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相结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对账销号、源头管理、形成闭环。
坚持“城市”与“农村”同向建设。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年初,通过认真谋划部署,在玄武街道新城社区凤凰熙岸小区建设1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该项目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机构消防规范要求,按照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三区一平台要求,配建助餐、洗浴、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康养、智慧平台等,为老年人提供助餐供餐、助浴助洁、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等基本养老服务。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按照“六有”要求,标准化打造6个具备日托、餐厅、心理咨询、文化活动等功能的农村幸福院。将六助服务、入户探访、志愿活动、互助养老和信息收集统计有机结合,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优质养老服务的同时,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撑。推进老年助餐建设。上半年,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民意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043份,根据调查结果在就餐意愿占比较高的地区协调用房,调整建设老年助餐设施,合理定价;在各助餐点设立群众“意见箱”,获取意见建议;所有站点开通免费送餐服务。截至10月底,新增建档人数1506人,就餐人次226436人,助餐补贴金额73.11万元。
坚持“制度”与“行动”同向发力。精准核发养老补贴。将高龄津贴发放数据和公安机关80周岁以上人口信息核实比对,主动发现,入户宣传,新增高龄津贴对象3257人,确保应享尽享。截至10月份,享受高龄津贴23876人,发放资金1532.346万元;发放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6684人,201.344万元。落实政策制度支持。实施养老“喘息服务”,综合调度区域内养老机构,按照每天150元标准,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15天免费喘息服务,截至10月份,共有32人通过享受养老“喘息服务”后长期入住养老机构。做好低收入集中照护,印发《凤阳县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完全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改造方案(实施)》,共为17人次支付低保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补贴,共计23685元。扎实开展提升行动。对全县低收入老年人进行广泛摸底和低保、特困、脱贫等人口数据进行比对,逐一入户进行失能评估,保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对象的准确性,截至目前309户家床建设全部完成,居家养老服务596人全覆盖,开展服务25433人次,完成率142.2%。
(顾良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