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凤阳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持续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倡树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营造文明乡风浓厚氛围,引领社会向上向善。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坚持把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有力抓手,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移风易俗重点难点,积极发挥“一约四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作用,运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发挥基层志愿服务宣讲队伍作用,从“小角度”“小切口”“小故事”入手,通过快板说唱,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绘制墙绘、标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开展“村规民约我践行”、学习行为规范、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等宣传活动,让移风易俗入脑入心,引导群众自觉抵制炫富攀比、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
深化移风易俗,推动文明乡风落细落实。积分善治常态化,印发《凤阳县“美德银行”和美积分管理办法》,有效提升全县各地“美德银行”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通过积分体系的合理设计,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激发群众崇德向善内生动力,让乡风文明建设搞得准、干得实,可落地、能执行,有响应、出效果。盘活文明实践阵地,利用凉亭、休闲长廊、乡村公园等闲置资源,打造移风易俗亭、好人长廊、村民议事亭,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有效破解乡村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繁荣乡村文化,推动文化服务有声有色。充分整合乡村文化资源,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站、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组织群众常态化开展广场舞、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供给,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开展送戏进万村、送戏进景区、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和文艺展演活动,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作品创作,围绕移风易俗主题,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挖掘、整理群众身边故事,创作《只收祝福不收礼》《阵阵新风扑面来》《高价姑娘》等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弘扬新风正气。
(曹泽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