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近年来,凤阳县大庙镇通过建强干部队伍、注重党员教育、量化设岗定责三项举措,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激发服务动能,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升级。
优化干部队伍“增活力”。进一步拓宽和畅通选人用人渠道,采取“摸排+推荐”的形式,注重从本村现任优秀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全覆盖网络式摸排,通过跨村任职、下派、回请等方式,充分挖掘外出创业人员、优秀经营管理者人才,打破地域、身份、专业等限制。引导其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及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为镇村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共摸排后备人员52人,其中“精选入库”29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12人,其他“两委”后备人员17人。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调整带富能力差、不适应工作的村党组织书记2人。加大“双向培养”工作力度,加强“党建链”串联“致富链”,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手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全镇现有35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3人,4个村党组织书记由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农民企业家、种粮大户担任,着力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注重党员教育“提素能”。坚持把党员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经常。聚焦基层治理、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内容,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丰富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对1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封闭式集中培训、专题授课。立足基层发展需要,综合发展要素、发展模式、资源禀赋等,有针对性地推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浙一带挂职锻炼,开阔思路和眼界,增强履职能力。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依托远程电教、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系列平台,组织各村党员干部不定期观看优秀党员电视教育片、《榜样》等系列节目,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充分发挥“东陵大讲堂”主阵地作用,积极对接县农委、畜牧、水利、林业等专业技能培训资源,通过专题讲座、能人传授、实地指导等形式,把政策理论学习与农村实用技术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能力。2024年共计开展集中培训、技能培训5期,覆盖党员干部800余人次,参加挂职锻炼村(社区)党总支书记2人。
量化设岗定责“担使命”。对村“两委”干部实行“目标式”管理,加强目标考核管理,促进“两委”干部履职践诺,围绕组织、纪检监察、土地城建、环保等17项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大庙镇月度考核目标考核办法》,坚持前期制定考核方案、中期跟踪调度、后期全面测评总结,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目标式”管理,紧扣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问题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将党员先进性要求细化、量化、具体化,使党员学有标杆、行有准则、赶有目标,有力的推动“两委”干部作风建设。对致富党员实行“培育式”管理,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等措施,增强致富党员服务群众意识,提高“双带”能力。对普通党员实行“定岗式”管理,通过设置政策宣传、农业农技、文明劝导、矛盾调解等岗位,组织党员定岗履职,让无职党员肩上有责任、工作有任务,积极参与到村(社区)发展上来,帮助谋思路、定规划、壮产业、保稳定。今年以来,全镇党员干部联系走访群众5000余人次,帮办实事300余件。
(曾义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