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留守”乡村,他一点一点在改变

安徽网滁州消息 他自称“桃溪老刘”,桃溪很好理解,他扎根的村是明光市柳巷镇的桃溪村一个依傍在淮河边的小村。叫“老刘”真让人不理解,因为一个80后怎么就老了?“桃溪老刘”名叫刘洋,是明光市柳巷镇桃溪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023年年末,记者与他联系见面时,他正往返于滁州与明光之间,为农户卖农产品。2021年6月刘洋接下组织的重担,在奔赴桃溪村成为一名乡村人之前,一直在滁州学院做着教书育人、服务学生的工作。他说:“去乡村是时代的召唤,叫老刘,是因为接地气,想离乡村更近点,离村民更近点。”

改变,这不是他认识的乡村

没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刘洋决定下乡前,对乡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设想,他把自己认为的乡村图景早已在脑子里描绘了好多遍,可是真去了,“不一样,真不一样,都是自己以前没接触过的,桃溪村在2021年被列为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任务艰巨,工作干头万绪。”

别人去了桃溪村,看见的是奔流不息的准河水,微风拂过的广阔原野,一派乡村好风景,可是刘洋说初去桃溪村真是有点愁,他掰起手指开始说起,“之前教过数学,来了就开始算起经济账,土地、人口、资源、产业…"桃溪村地处淮河泄洪区,受淮河影响,地势平缓,但全村坟茔众多,敞乱分布于农田之间,不利于土地整治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又因环保的需要,农村养殖业发展受到限制。全村常住人口1000人左右,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因缺少青壮年劳力,村民基本从事传统种植业,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规模型乡镇企业。这一系列问题摆在刘洋面前,让他很是头疼,“一去就开始谋划,想了很多点子。当时想种滁州学院自己培育的滁麦,也想过利用星前量后种艾草,还想过种什么蔬菜……”但是所有的谋划必须考虑村民的现实需要,2021年12月,滁州市里的调研组来到桃溪村调研,提了不少意见,也给了刘洋"当头一击”,“说思路不清晰”,刘洋至今记得当时的批评,不服输的他开始重新审视这座村庄。

“我想关键的还是视点下移,在思想上转型,在感情上融入,尽快拉近与村庄的距离,积极寻找最适合桃溪村的振兴道路。”重新思考后的刘洋,把滁州学院给柳巷镇测绘的遥感地图挂上了办公室的墙上,“以后这就是我的作战地图”,刘洋觉得有必要再次认识下这个小村。

改变,这还是他认为的乡村

改变的契机是另一重身份的“上任”,刘洋被聘为"明光市科技特派员”,这一角色让他找到了发力点,他决定要把一些新思维,新想法、新科技带进乡村,真正为乡村而用。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依托滁州学院的科技,人才优势,桃溪村与滁州学院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滁州市农业农村局共建"农业科技小院”,重点在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土壤改良与修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打造农业科教服务新模式。2022年5月,滁州学院在桃溪村挂牌"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重点开展产业规划,农技推广、市场营销等服务,助推学研一体化建设。

接着一系列动作开始了,在刘洋带领的团队谋划下,村里成立了明光市桃溪谷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目的就是要做好农副产品代售代销工作,2023年销售瓜萎子,土鸡蛋,蔬菜等农产品,使得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0万元,“桃溪谷雨”也成了品牌;依托柳巷千张的名气,桃溪村和附近的柳巷村合作开设了千张加工厂,2023年6月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千张、豆腐、豆干等,之后还要谋划开工豆制品加工附带养殖及种植循环农业项目;2023年争取的光伏产业项目也已全部完工,完成并网发电;建成了4个蔬菜大棚,新建1个食用菌大棚。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刘洋还化身“带货书记”,通过微信群,直播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桃溪村变得越来越红火,在刘洋和团队的努力下,小村渐渐朝着他心中的模样在变化。

改变,这就是他心里的乡村

随着村庄的改变,”刘老师"真的就变成了“桃溪老刘”,他清楚着每一家的情况,也牵挂着每一户桃溪人,两年多的陪伴成长,这里也成了他心里的“故乡”,给乡邻们办实事好事也成了日常。

给困难户宋乃华家安装和维修空调;给全村购买“农村治安保险”;联系滁州的企业为桃溪村两名困难大学生提供资助,连续4年的资助,支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联系滁州学院学生来桃溪支教,利用暑期两个月时间免费教学留守儿童……刘洋之前的同事也参与进来了,送来篮球和羽毛球拍,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驻村的这段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悟; 乡村这个大舞台,就是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说起两年多的驻村经历,刘洋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驻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当我们真正看到大家收获满满的样子,看到大家洋溢的微笑,又会觉得一切都值了,驻村的日子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平凡的是,我过的是普通农民的日子,不平凡的是,我是为富民而来的。”

虽然2024年任期将到,但是刘洋还是给桃溪村想了很多未来,他指了指电脑上的村庄三维图.触摸着自己熟知的每一块地,每一条路和每一户房屋,“我觉得这条路可以改造改造,你看这个废池塘,可以种上荷花,保留住乡村原来的味道,还有产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