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画出县域经济承压奋进上扬曲线

滁州网 2025-04-01 10:17

据滁州网报道 定远曾在该县“新春第一会”上提出,要解码更多“定远之困”,撬动更多“定远之变”,解决更多“定远之盼”。如今,定远县以419亿元的经济总量实现了“重返全市前列”的目标任务,把“愿景图”变成了“实景图”,唱响了高质量发展“春之声”。

图为日新月异的定远县城。定远县宣传部供图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定远县园区的广大企业一派“热辣滚烫”景象:国科能源车间自动机械臂正将储能电池模块精准嵌入集装箱大小的储能柜,企业争分夺秒赶订单;华塑股份的三氯氢硅生产线轰鸣不息,为光伏产业提供关键化学原料;紧邻合肥的吴圩镇,定远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滁合作园)内,标准化厂房林立,发往比亚迪长丰工厂的汽车零部件正在装车。

定远,这个全市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传统农业大县,2024年以419亿元的经济总量实现了定远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的“重返全市前列”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工业答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11.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入规新投产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两家企业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占全市半数。

从农田纵横到厂房林立,从传统化工独大到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多点开花”,定远的蝶变绝非偶然——它是一场关于招商引资、产业转型与发展环境优化的系统性变革,勾勒出县域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跃迁轨迹。

招商引资“打头阵”

从“按图索骥”到“链式生长”

午后3点,位于吴圩镇的合滁合作园车流不息,在滁州尚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仓库,软质内饰产品打包整齐,即将发往合肥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工厂。不远处的安徽瑞褀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EPP泡沫颗粒经过高温压制,变成新能源汽车的防震缓冲部件。

“从这里到合肥长丰下塘整车厂,车程不到1小时。”吴圩镇党委书记许凯指着产业链地图上的坐标说。2023年,当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时,定远审时度势选址毗邻合肥的吴圩镇,加强与长丰县等地区对接,谋划争取合作共建产业园。2023年8月1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规划建设定远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滁合作园)。随着园区的建设发展,这个曾经连规上企业都稀缺的农业大镇,迅速崛起为新兴制造业基地。“目前,7家企业已入驻投产,另有14家正在洽谈。”

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如何持续下好“先手棋”?定远县的答案是:全力以赴抓招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兼处合肥和南京两大“都市圈”,定远的招商引资逻辑清晰而果断。“县四个班子主要负责人带头依次外出招商,强化‘每周出征招商,每月会商研判,每季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机制,全县12个驻外招商机构中有9个长期在长三角地区驻点,构建‘一核多点’招商新网络,灵活运用‘平台招商’‘以商招商’。近三年来,全县共招引沪苏浙企业67家,占比近五成。”定远县商务局党组成员陆旺介绍,定远县瞄准新型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精准捕捉长三角的产业溢出,并由县领导带头招商、挂帅攻坚,建立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的闭环管理体系,“2024年,定远县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3个、新开工46个、新投产44个,累计到位资金率、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速、项目转化率均居全市前列。”

“我们从苏州过来,基于区域、交通、政策、未来发展等综合考量,决定把项目放在吴圩,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这边建设了30条自动化生产线,目前5条已投产,剩余生产线将于今年3月全部投用。”安徽瑞褀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庆说。

定远还抓住化工产业强协同性,与南京地区唯一以发展现代化工为主的专业园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跨省共建合作产业园,吸引国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设计循环寿命超过8000次,充放电3000次容量能保持8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配合光伏发电,或者用于平衡峰谷电价差,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国科能源副总经理王永波拿出一块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磷酸铁锂电芯,言语中透着自信。国科能源自去年3月正式投产以来,带动2024年定远县新能源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14.2%,成为撬动定远新产业链的关键支点。

与此同时,还有一场“人才洄游”潮在定远涌动。定远县持续深化“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连续四年开展“情系曲阳·共话定远”新春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累计邀请在外商协会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等领域人才1400余人次,返乡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增强返乡投资兴业信心。2021年,智能清洁设备制造公司橙犀科技董事长施小雷回乡创业,目前,橙犀科技出货量连续4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将“定远智造”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又瞄准欧美高端市场投资建设了无人驾驶和“小环卫”清洁设备生产线。吴圩人王彭在杭州打拼16年,2023年毅然带着感应门控技术回定远,投资建设安徽瑞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目前企业已取得15项知识产权专利。他说:“家乡的变化翻天覆地,发展得非常好,我也希望为此尽一份力。”

据介绍,定远吸引集聚老乡“雁归”,提供创业补贴、厂房保障、代办服务、生活补助、人才公寓等托底式全方位支持,累计签约返乡人才创业项目57个,总投资额超80亿元,带动张桥轻纺产业园、藕塘花生产业园等5个返乡人才集中创业园区“聚能起势”。

产业升级“强根基”

从“吃资源饭”到“绿色转型”

工业是县域经济“压舱石”。归纳各地的发展经验,高质量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必须有厚实的主导产业作为支撑。2024年,定远县新型化工产业产值151.6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7%。丰富的岩盐资源,就是定远最大的资源底气,也成就了定远新型化工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在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智控中心,红绿交织的数据流在宽近30米的巨型电子屏中央跳动,安全风险、生产信息、人员定位等实时信息一目了然。“智控中心相当于整个工厂的大脑,让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调度更加智能高效。这类项目一般需要1年建设周期,但在园区帮助下,我们只用了半年就建好了。”华塑股份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士峰说,2024年,企业还建成投产了三氯氢硅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接下来,这家盐化工龙头企业准备将产业链从传统塑化延伸到电子级化学品、钙基纳米材料等高端领域。

近年来,定远县全力做好“盐头化尾”产业文章,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

针对化工行业内部产业关联度高的特性,定远县专门印发了工作方案,剖析盐化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和后续发展布局,并同步编制企业产品名录,促成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组团发展,构建绿色、高效的产业生态循环和综合竞争力。

“像我们生产过程中的炉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供应给园区煤化工企业生产合成氨,销售价格比他们自行生产更加便宜,一年能省几百万元。另外,我们也需要从他们那里采购高纯度甲醇用于设备清洗,通过管道运输,节省运费还更安全。”王士峰举例解释,产业链上的资源互补让企业实现双赢。

这种“资源吃干榨净”的绿色发展模式,正在重塑定远新型化工产业:金轩科技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等呋喃类化工原料产品,再将糠醛渣与玉米秸秆等混合用于生物质燃烧发电,为企业供能。“我们还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全国领先的高盐废水处理系统,回收的残留物料有的再次用于生产、有的卖出去,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工业用水标准,还可以回到循环水系统再利用。”金轩科技生产经理王松说,经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综合成本降低近40%,企业也因此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同是看中玉米芯潜藏的价值,华塑股份用它替代传统石油基原料,制造出生物降解材料。企业还申报建立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工作站,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专利240项,建成省级氯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大科研平台,38项成果通过省级认证。

记者了解到,2024年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定远盐化工业园区实现了环保问题“0投诉”,延续了获评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的绿色荣光——这种从“谈化色变”到“绿色典范”的蜕变,正是传统产业突围的最佳注脚。

“去年,定远经济开发区(定远盐化工业园)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首批通过了化工园区风险等级提升,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22.3亿元,同比增长7.0%。全年新签约项目27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3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3个,创历年新高。”定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单正稳介绍,目前园区已集聚氯碱下游产业链企业24家、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企业25家、精细化工产业链企业16家,累计培育3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5年,我们将聚焦‘盐头化尾’,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化‘管委会+公司’和雇员制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

优化环境“搭平台”

从“管家式服务”到“生态型赋能”

在距离定远县城30公里外的七里塘乡,大咖国际食品的果酱生产线正将当地特产红颜草莓调制成鲜红的酱汁,通过冷链车从这里运往蜜雪冰城的万家门店。“二期项目2024年底刚建好,现在两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一年可消纳草莓3万多吨,全年产值有望突破4亿元。”大咖国际食品(滁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高兴地说。

如果将时针回拨至年后刚刚复工,彼时的王强还在发愁:节日带来果酱订单暴涨,草莓收购季眼看着也快到了,但前期安装的污水处理设施达不到预期效果,新增建设还需半年时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只能削减产能,集团供应链稳定都会受到影响。

忧心忡忡的他试着在2月6日定远县召开的企业家新春座谈会上提出了问题。3天后,乡镇、工信、环保等5家单位联手带着一套转运处理的方案上门。之后,又根据实际情况,协调污水处理厂配合暂置装置,延长每日处理时间,为企业化解了减产危机。

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对企业来说称得上好?现在王强的感受非常直观:“面对问题的时候,县里各个部门以及镇上都在设身处地、真心实意地帮企业想办法、出主意,而且解决问题的速度相当快,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地提产了。”

为企服务的“定远温度”不只在危急时刻凸显,更深层的“生态赋能”在制度和管理层面展开:

——从项目签约阶段即介入服务,提前沟通政策要求,避免企业合规“绕路”;开展“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提供标准化厂房“套餐”,批量化缩减项目落地手续和时间;

——探索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网络经营主体信用监管创新试点,在全市率先启用“一张表单”,抵押、注销登记业务实现即时办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个体工商户登记等13项业务实现“秒批”办理;

——对重点企业订单波动、技术改造等关键问题实施“一对一”跟踪帮扶,围绕用工需求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收集企业诉求608件,办结率100%;

——完成全县企业供需关系分析,将产品名录和产业链图谱送达每家企业,持续开展“总裁特训班”“企业家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打破行业之间信息壁垒,促成企业相互沟通合作;

——盐化园投资建设危险化学品停车场、全域封闭化围栏、实训基地和重大风险防控项目安全管理平台,建成大型工业污水处理厂、初期雨水池、节制闸、水质在线监测点和尾水生态化处理湿地,实现园区安全智慧化管理和生态环境有效治理。

蛇年开春,定远县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定为“全力拼经济,奋力往前赶”——

“全力拼经济”,是推动定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奋力往前赶”,是确保定远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站在定远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没有退缩的笔迹,只有奋进的墨痕。”定远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锚定目标,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乘势而上跑出加速度、创造新业绩,决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和百万定远人民期盼。”

在区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定远县用实践揭示,县域工业经济的突围,既要借势政策的“天时”,更需锻造不可替代的“地利”。招商引资的精准卡位、转型破壁的坚定决心和刀刃向内的环境优化,让这里逐渐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作中不可或缺的“配套支点”,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样本。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