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开电商营业额超千万 带动数十贫困户
编辑: 胡萍 安徽网 2020-11-02 10:23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来安县张山镇罗顶村地处号称皖东“十里长山”的深处,土层瘠薄,属易旱缺水地区,是全县闻名的贫困村。2017年8月,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小伙子利用自家房屋,兴建了农村电商服务站,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在农产品上行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在电商扶贫方面又屡创佳绩。小伙儿叫高一军。
小伙开电商营业额超千万
高一军是个爱动头脑的小伙子,罗顶村电商服务站成立起,他就有一个明确思路,要通过“互联网+”模式,将当地农业、旅游业及加工等行业充分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电商服务站兴建不久,他就成立了滁州海燕农产品有限公司,目的是把服务站的经营做大做强,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他又兴办了徽粮人家食品加工厂,从周边农户手里大量收购杂粮等农产品,通过包装及深加工,然后在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卖向全国。
为了提高网店运营水平,他自费去杭州、合肥学习,自费去巢湖三瓜、南京咖德浓食品等地方或企业实地考察,定期跟县电子商务公共服中心运营人员沟通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一军网络销售量快速增长,2018年,网销238万元,订单119099单;2019年,网销549万元。订单247496单。今年1--10月份,网销额达1000万元,平均每天1500单以上,预计今年网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
随着订单量快速增长,企业实力越来越强,收购村民们杂粮的量越来越大,村民们获得的收益越来越高,扶贫带动效应越来越强。
探索为贫困户寻找致富路
罗顶村为贫困村,又处在大山深处,土层贫瘠,易旱缺水,村里以杂粮种植为主要产业,贫困户达47户。逐渐富起来的高一军有心帮村民寻找一条脱贫致富路。
高一军调查发现,目前罗顶村村民种植的一些杂粮是量小、品杂,靠这样种植,让村民们脱贫致富是很难的。他想找一款既适合本村村民种植又适合网销的农产品,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这样才能让村民们获得更大的收益,脱贫致富才有更大的希望。
虽是出生地,但高一军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他对罗顶村土质结构并不是很清楚。随后,他多次赴县农村局请教专家,又不厌其烦拜访村干部和有种植经验的老农户。
高一军一边调查研究,一边对自己在网上销售的杂粮等农产品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自己加工的黑芝麻油、黑芝麻酱在网上很受欢迎,把黑芝麻系列产品作为网店爆款运营,产品销售量将会剧增,黑芝麻需求量会更大,而罗顶村土质也正适合种植黑芝麻。于是,他鼓励村民将罗顶村荒山野地多种植黑芝麻,这无疑为贫困村民找到一条致富路。
电商成功带动数十贫困户
要让村民彻底地脱贫致富,必须走产业化规模,让村民种植黑芝麻,就是走产业化之路。为了说服当地群众大规模种植黑芝麻,让产业化变成现实,高一军山上山下不厌其烦和村民们沟通,不仅无偿提供种子,而且还签订协议,保证以每斤高于市场一元价格收购。
与此同时,高一军还在网络运营上下功夫,精心打造“滁谷”、“哑娘”两个电商品牌,强化产品认证,对销售的农产品全部进行升级,并且又开了一家天猫店,网店发展到5个。
由于有较大利润空间和信誉支撑,去年共有30户村民种植黑芝麻,其中贫困户达8户,最多一户种植面积多达6亩,按每亩200斤产量,一亩田增收1800元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因此,高一军的电商也走向辉煌,2019年,“滁谷”、“哑娘”两个电商品牌销售高达200万元以上,仅去年12月份,每天网上订单突破1000单。
今年高一军的电商企业更是高歌猛进。因为有了去年种植经验,今年村民们种植黑芝麻热情高涨,包含罗顶村周边共有四个村240户种植黑芝麻,其中20户贫困户。目前正是收获季节,高一军全力收购农户手中的黑芝麻。
居安思危开辟新的致富路
高一军是个喜欢居安思危的人,虽然眼下他的电商发展顺利,但他并不满足眼前村民们大规模种植黑芝麻良好态势。
张山镇有“桃乡”美誉,张山镇仰山村每年都举办“桃花节”。桃树产桃胶,桃胶被誉为“平价燕窝”,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和抗皱嫩肤的功效。
高一军判断,桃胶一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开始在桃胶上做文章,他将桃胶、雪燕、皂角米组合在一起销售,更能提高桃胶网上销量。今年疫情期间,高一军和他的同学在淘宝上开展“直播带货”活动,销售桃胶已初显成效。
为了让桃农获得更大收益,高一军并利用全镇其它村级电商服务点进行大量收购桃胶。先前许多桃农收成不理想而发愁,如今又增加一项桃胶收入,又点燃了种植桃子的激情。
张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素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