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最高礼遇”迎接30名援鄂医疗队员凯旋
编辑: 胡萍 安徽网 2020-04-10 22:16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4月10日上午10时许,警车开道、铁骑护航、警察代表敬礼致意,滁州以最高礼遇迎接该市第三、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30名队员凯旋归来,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市长许继伟等领导现场迎接,市民高举“欢迎回家”的牌子向队员竖起大拇指。
市民挥舞国旗举起大拇指
“王林、胡慧文、张伟、秦晓敬……”记者在滁州市政府南广场看到无数市民及援鄂队员家属在30名“战士”的宣传展板旁拍照留念。队员到达广场的时候,市民和队员家属不停地挥舞手中的国旗,踮起脚尖向队员竖起大拇指。
“从白天到黑夜, 整整两个月时间,我们所有队员一个不少, 全部凯旋。”4月10日凌晨天长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洪刘发了一条关于回家的朋友圈。
2月9日,作为滁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洪刘带领23名医务人员逆行武汉。“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驰援任务,最重要的是自己完成了承诺,队员一个不少的安全返回。”洪刘说,如果需要我们将随时待命奔赴战场。
“驰援武汉是无悔的选择。”滁州市第五批院鄂医疗队员余静是来安县家宁医院的护士长,刚下车见到思念已久的丈夫和儿子就激动地热泪盈眶。“妈妈你把病毒打完了吗?”儿子的一句话又把她逗得笑了起来。
余静告诉记者,今年5岁的儿子从出生以来就没离开过自己,出征武汉的50余天,每次和家人视频孩子都躲在后边不敢露面。
在人群中一位母亲一边挥舞着国旗一边激动地流泪。原来,她的儿子现在仍跟随某军区医院奋战在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看到滁州医疗队员平安凯旋感觉是在迎接自己的孩子。
穿上战袍我就不再是孩子
1998年出生的肖燕是滁州平安医院的一名护士,她是滁州市援鄂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队员。2月9日,她跟随滁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方舱医院之后转战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
“我年龄虽小,但是穿上防护服自己就不再是个孩子,而且我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肖燕说。
工作中,大家习惯性地称她“小燕子”,由于年龄最小,同事们对她非常照顾。肖燕坦言,此次武汉之行让自己收获很多,特别是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上夜班时候会冻得哆嗦,但对自己的毅力、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自己更愿意去挑战去尝试。
“她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武汉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聊到女儿驰援武汉,肖燕的妈妈的眼眶立刻湿润了。肖燕从滁州卫校毕业后就在本地上班,武汉是她至今为止去的最远的地方,怕妈妈不同意,到达武汉以后才打电话通知家人。
“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见爷爷,然后吃妈妈亲手烧的饭菜。”肖燕说。
和肖燕一样“先斩后奏”出发后才告诉父母的还有23岁的滁州协和医院护士孙陈香。“妈妈刚开始很担心,后来就好了。”孙陈香笑呵呵地说。
“女儿是1997年出生,名字中有个‘香’字就是让她有家国情怀,出征武汉是为国为民的大事我们坚决支持,现在女儿安全回家,见到女儿非常激动。”孙陈香的父亲告诉记者。
黄元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