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抗疫一线就是我的课堂

编辑: 胡萍 安徽网 2020-03-09 18:55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3月8日晚22时许,大学生志愿者张一凡在和同事互道晚安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虽然有些累,但他的心里是热呼呼的。自从投身疫情防控以来,他说自己从小到大第一次感觉距离祖国这么近,第一次深刻理解和祖国“同呼吸”的深刻含义。

抗击疫情是自己最好的成人礼

“您好,先生,请出示您的出入证,上班人员请一同出示工作证明。”在防疫卡点上,张一凡每天都要上千次地向出入居民耐心提醒。从正月十四开始,他一直坚守在滁州市清流街道紫东社区防疫卡点,给出入车辆登记、给过往行人测体温、劝说市民戴好口罩、协助做好卫生消毒,截止今日,在志愿者的岗位上他已经一个月零3天了。

张一凡是浙江万里学院2017届法学院学生。2月6日,根据疫情发展需要,他所在的紫东社区第一天在小区出口设置防疫卡口。这么冷的天,社区疫情防控岗上志愿者好多年龄比较大,他看到后感触颇深。这些老年人都在为疫情防控做事,自己难道不能做点什么吗?

做志愿者毕竟是有风险的。当晚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张一凡第二天就到居委会填写了申请,志愿参加疫情防控,开始了他疫情下的逆行之路。

疫情卡点刚设置,许多小区居民并不理解,需要测体温、办理通行证,有少数居民不办也不带,甚至还大吵大闹还要打人。为此,张一凡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对于极少数脾气暴躁的居民,他既要有耐心还要坚持原则。

“以前虽然参加过志愿服务,但都是被动的。此次主动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考验。当看到新闻上报道数以万计白衣战士奋战在疫情一线时,给我无穷动力。”张一凡说,参加抗疫志愿者是送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物。

防控一线感受与祖国“同呼吸”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罩难求”的局面,紫东社区抗疫物资同样紧缺。大家每天都要走在站岗、排查的第一线,非常危险,没有口罩可怎么办呢?

不能让抗疫人员“裸奔”啊!张一凡拿出自己省下来的生活费跑遍了滁州各个药店帮助社区找口罩资源。2月28日,他把奔走多天才凑到的100只口罩送到社区,为社区疫情防控尽一份微薄之力。

“虽然不能成为前线最锋利的枪,但一定要当好后方最坚固的盾。” 在结束一天志愿服务工作后,张一凡在日记本上写道。

“你还是个孩子,在家休息不好吗?跑出来受这个罪!”有人心疼他说。的确,张一凡所在社区是一个开放式小区,来往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而卡口位于三岔路口,四周没有建筑物遮挡,风大且寒冷,特别是晚上值夜班,风大温度又低,回家的时候手脚都冻得冰凉,因此非常地辛苦。

“再苦也值得,全国都在联防联控抗击疫情,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我更不能退缩!”张一凡说,在疫情防控一线他第一次感受距离祖国这么近,深刻理解“与祖国同呼吸”的深刻含义。他说,自己将来要加倍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年轻就让我多干点吧

除了正常执勤,张一凡每天还要无数次奔波往返于注册点与岗亭之间,为社区居民办理出入卡等工作。“我年轻就让我多干点吧,总不能让那些老年志愿者来回跑吧!”说完,他又一路小跑前往社区帮忙了。

20多岁的小伙子在卡点执勤,很多市民纷纷对他表示赞扬,但也有个别市民不把这“毛头小子”当回事,不配合检查工作擅闯卡点,甚至对他进行辱骂。

“当时觉得很委屈,非常冲动想上去找他们理论,但是一想到市民在家里关久了,心理上出现焦虑、烦躁甚至怨气很正常。而且自己是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带着红袖章代表着社区形象,就忍住了。冷静下来给他们讲道理。”一个多月以来当志愿者的经历张一凡有着别样感受。

“张一凡小伙儿很不错,他是第一个来社区报名的大学生志愿者,而且第一天来时就主动要求值夜班,这让我们很诧异,因为夜班更苦更累。”今日滁州市琅琊区清流街道紫东社区党委书记书记、主任石汉伟告诉记者,小伙子工作很积极、很认真,敢于迎着困难上,有闯劲!

“虽然目前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开学,但我已经把防控一线当作我的人生课堂,疫情不止志愿不停!”张一凡说,每名志愿者就像一滴水,涓滴成河,才能汇成全国抗疫大军。在张一凡带动下,该社区目前已有8名在校大学生加入到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素健

返回顶部